貨主必看:內貿集裝箱物流中這些“隱藏費用”你中招了嗎?
2025-09-05 09:21:04
來源:海力物流
發布時間: 2025-09-05 09:21:04
來源:海力物流
在我國內貿集裝箱運輸過程中,頻繁發生的費用爭議多與滯港、滯箱和堆存相關。不少貨主因對這幾類費用的定義和計收規則理解不清,導致額外成本的發生。為幫助大家有效識別并規避相關風險,本文將對“滯港費”、“滯箱費”及“堆存費”進行系統梳理和說明。
一、三類費用的基本定義與區別
1.滯港費
指集裝箱在港口或內陸場站內,超過免費堆放期限所產生的費用。計算時間自集裝箱從船上卸下、落地碼頭開始,直至貨辦完所有提貨手續、實際拉箱離港為止。該費用一般由碼頭或承運人收取。
2.滯箱費
指貨主自提取集裝箱后,未在約定時間內將空箱歸還至指定還箱點而產生的超期占用費。計算時間從提箱離開碼頭或堆場開始,到空箱完好無損地返回指定場地為止。該費用由船公司或集裝箱所有者收取。
3.堆存費
指集裝箱(或貨物)在港口、鐵路站場或內陸堆場內存放超過規定的免費堆存期后,所產生的倉儲保管費用。該費用由場站經營方收取,不同場站、不同地區的收費標準存在差異
二、免費期限與收費標準
通常情況下,滯港和滯箱都設有一段免費使用期。具體時長取決于貨代與船公司、碼頭之間的合作協議,實力較強的企業可為客戶爭取到更長的優惠期限。而堆存費的免費期多由場站單方面規定,靈活性較低,一般較為固定。
關于超期后的收費標準:
滯港費、滯箱費多由船公司或箱主制定,在國內范圍內各公司收費水平相對統一。堆存費則由各港區或堆場自行定價,實際操作中需提前向相關單位核實具體費率,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成本。
三、提還箱操作與費用控制建議
滯箱費不僅出現在進口環節,出口中也需特別注意。出口用箱通常享有7天免費期,如因發貨人原因導致無法如期裝船,超期后船公司也會收取滯箱費。進口提箱后,務必在免費期內及時還箱,因各公司政策存在差異,操作前請務必與承運單位確認具體期限。
為有效避免產生高額超期費用,建議采取以下措施:
1.優化提還箱流程:安排進口貨物時,盡量選擇“車船直取”或直接提箱至鄰近還箱點進行掏箱作業,最大限度縮短集裝箱占用周期。
2.加強進度管理:密切關注船舶到港及車隊調度等各個環節的進度,高效組織運輸,減少箱子和貨物在港區的堆存時間。
3.優選合作伙伴:選擇與服務能力強、口碑良好的貨代及車隊合作,他們往往能憑借資源優勢為客戶爭取更寬松的用箱條件。
集裝箱運輸具有保護貨物、減少貨損、班期穩定等優勢,已成為國內大宗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。而理解并合理規避滯港、滯箱及堆存費用,是提升物流效率、降低綜合成本的重要一環。希望以上內容對您的內貿運輸業務有所幫助
選擇海力物流,就是選擇內貿海運的專業、高效與安心!無論您的貨物去往何方,無論運輸有何特殊要求,我們都能提供一站式門到門的解決方案,真正讓物流變得簡單、省心、省力!